
脊椎檢測 : (編按) 近年脊椎問題的年齡持續下降,很多人因為長期的工作或坐姿不良而影響了脊椎的正常運作。但有很多我們以為沒問題的姿勢其實是錯誤的;最常見的像是看書、瀏覽文件或使用手機或電腦時,經常不自覺就弓起背、不自覺往前伸長頸部,甚至側著身體作業,或蹺二郎腿…這些習慣,長久下來,通常會因為錯誤的脊椎位置,造成相關肌肉組織過度拉扯、僵硬,當肌肉超過負荷,這些不正確的受壓點就可能移位,難以復原。看完你是不是也馬上挺起腰身了呢?快來看看專業老師教你如何在家也能自我檢查脊椎的方法!
文章來源:經絡筆記本一 ( 作者 / 李強生 )
利用此基本簡單的檢查方法,可以輕鬆又快速為自己的親朋好友作檢查。若發現有明顯異常現象,可進一步做X光檢驗。

( 一 ) 高低肩或斜肩檢測
被測者背貼著牆站立,肩部放鬆,收下顎雙腿併攏。檢查者用雙手從頸肩部向兩側滑下,一邊直移到肩胛骨高點,可用貼紙標記在牆上,再用尺加以測量即可知道兩肩是否等高( 圖1、圖2)。若是一肩高一肩低,則稱為高低肩,若兩肩相差過大,致使肩胛骨往後隆起,則可進一步向醫師諮詢。
高低肩現象多見於發育中學童,也許是習慣側背過重書包所致,也有可能是結構性脊椎側彎。若影響過大,不僅頸部僵硬肩膀酸痛,更會影響至腰部。可將書包左右交互背,或用後揹方式。高低肩若差距達一公分以上時,宜向醫生求診進一步檢查。

( 二 ) 脊椎彎曲檢測
可將背露出或著貼身襯衣,被測者站立後,令其往前緩緩下彎,將背部拱出,並同時觀察脊椎骨稜線在此動作中有無異樣。待下彎動作停止時,逐步檢查每節脊椎中央之稜線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並可檢查後背肩胛骨,是否有單側特別突起等現象。若其中某幾節椎體有特別凹下之部位,該節脊椎可能前凸或後傾;檢查時可用手指配合輕按脊椎及脊椎兩側( 圖3)。

( 三 ) 骨盤移位檢測
請受測者俯臥( 即趴著),將頭擺正,雙手併靠於兩側大腿處,全身放鬆,檢查者將雙手食指置於對方腰部,並靠著骨盤外側上緣,雙手拇指按壓骨盤後側突起高點稍微往後移之凹陷處。如此食指即可檢測骨盤是否歪斜( 即檢查雙手食指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而雙手拇指即可檢測骨盤,是否往前或往後傾斜( 圖4)。
骨盤歪斜與前後傾,可能造成腰部酸痛與坐骨神經痛,以及長短腳等情況;另外,產後婦女也有可能因生產關係而使骨盤移位,一般而言,若差距不大,則不致影響腰痛,但是大多數婦女在產後並未加以檢查,在腰痛未獲注意下而轉成隱性腰痛。有時不痛,做家事或疲勞時就特別明顯,若有此情況也不宜忽略。

( 四 ) 長短腳檢測
受測者仰臥,全身放鬆頭擺正,檢查者先隻手握住對方雙腳足踝,並且向上向後拉伸,且左右擺盪數次後放下( 圖5),再將雙手置於受測者雙腳足踝內側,觀察足踝點是否對稱一致,若否則為長短腳;另一方式,是將足尖用手往上扣住,並檢查足跟位置,此時可放尺置於足跟處,即可判別。

長短腳成因,除先天性外,主要可能原因為腰椎側彎、骨盤移位或髖關節脫位。另外,長短腳也可從受測者鞋跟磨損情況發現,例如: 單側磨損較為嚴重時,該側腰腿部承受壓力會較大。長短腳可能引起腰背痛不耐久坐,無法步行較長時間及髖關節疼痛,走路重心偏移,容易摔跤或足踝扭傷… 等。若是神經長期受壓迫時,有可能引起腹痛、子宮收縮不良、頻尿等現象。一般而言,情況輕微者不致產生疼痛現象。
若情況較為嚴重或長時間未改善時,就須特別注意。西醫用藥物、復健治療及運動方式可以改善,另外也有特別訂製鞋墊或以脊椎放鬆方式及整脊術加以調整。若兩腳差距達一公分以上者,不宜輕忽。
◎ 試跟親友一起檢測一下,並將其觀測結果紀錄下來。

分享這篇文章
猜你適合

文章來源:經絡筆記本一 ( 作者 / 李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