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達溝通 (編按) : 什麼是「神奇字眼」?這是針對大腦潛意識所使用的字詞。 大腦潛意識是一種深具影響力的工具,當人們下決策的時候,會透過這樣的制約作用來避免大腦過度分析。這類運作方式其實有點像電腦,只有「Yes」或「No」,沒有所謂的灰色地帶。因此對每個人的選擇來說,潛意識就變得相當強勢且快速。
文章來源:王介安《不見面的說話練習:只用手機、簡訊與視訊,也會成就三分情的厲害溝通術》大田出版
範例說明
「你難道不能幫一下忙嗎?」
惠恩被同事質疑了。他覺得很不舒服,平常他也很熱情,也很願意幫忙,他也不是不幫忙,而是他沒有注意到同事需要幫忙。
「你難道不能幫一下忙嗎?」這句話聽起來,像是同事在抱怨!惠恩雖然過去幫忙了,但是惠恩心裡面還是有點不太舒服。
惠恩跟我討論到這個問題,他問我,碰到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呢?
如何擁有神奇字眼
多說了一句話、少說了一句話、用另一種說法來詮釋相同的概念,都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是經過各種不同的實驗所證實的。用字遣詞是一種「有意識的構思」。
惠恩問我:
「可是老師,溝通通常發生得很快,構思能有辦法那麼快嗎?」
我說:
「其實透過學習,各種不同的狀態都經驗過之後,用字遣詞的準度與速度都會提升。」
惠恩又問:
「生活中有這麼多不同種類的狀態,用字遣詞的反應哪有可能這麼快速呢?」
我說:
「其實我們的生活當中,經歷的重複率非常高,在工作當中更是如此。親子溝通也好,情感溝通也好,甚至帶領團隊、業務推廣、客戶服務,都是一種可以量化歸納的法則。」
為什麼?哈!因為重複率真的很高。
溝通這件事之所以不容易,就是因為我們聽到的語言會轉化成一種內心感受。雖然每一個人對語言的理解與感受都不一樣,然而在我們的研究中,人們的內心對某些語言的「好感度」比較高,所以常用這些讓人覺得「好感度」高的語言,你和對方溝通的達陣率也會提高。
我跟惠恩分享說,這是在我們「GAS口語魅力培訓」課程中不斷探討演練的「策略型說話術」,講述的是當我們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透過用詞精準度提高,目標比較容易達成。
能夠創造好感度的詞句,我認為是「神奇字眼」,而這些神奇字眼進入人們心中的影響,完全是以心理學與行銷學作為基底。看看那些很會寫廣告文案的人,你就知道他們對於用字遣詞掌握的能力很強大,那都是基於一種行銷與心理的訴求。
我跟惠恩舉了一個例子來詮釋用字遣詞的影響力。當你碰到很難溝通的對象時,溫暖而誠懇地講出:
「如果你願意的話,或許可以站在我的立場思考」
這是一句有力量的話,也是很好用的一句話,它企圖誘導對方進入你的思想。
分享這篇文章

文章來源:王介安《不見面的說話練習:只用手機、簡訊與視訊,也會成就三分情的厲害溝通術》大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