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商管所-丁英哲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商管所-丁英哲
善用時間管理,選擇虛實同步課程!

國中三年級就轉到加拿大讀書的丁英哲,對於學習一直保持著高度興趣與熱情,2018年成立了公司,在創業忙碌之餘不忘思索著自己還有哪些需要補足的地方,於是選擇了報名碩士在職專班,給自己再次學習新知的機會,並取得碩士學位,解鎖人生成就。

畢業後離開校園超過10年,丁英哲表示,要重回學校上課,心情還真是有點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是可以從課程中學習到新知識,但又害怕因離開校園太久無法適應校園生活,積極樂觀的他說:「還好在開始上課幾周後已經逐漸進入狀況、也開始慢慢習慣重回學校的感覺了。」

親友推薦,文大加分

丁英哲表示,在挑選碩士班進修時,有先請教了同是文大校友的親友,他們分享了以前在文大上課時,師長非常照顧學生,上網搜尋後發現文大推廣在北部與中部都各有分部,且都位於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上課交通很方便,而且教室硬體設備都很新穎、先進,心中默默就幫文大加了好幾分。

因為自己創業成立公司,說真的!創業之初的忙碌真的不可言語,但工作實務上又急需企業管理學術知識,文化大學網路碩士在職專班學習的一大特色在於,虛實混和,線上與實體課程並進,學生可以自行調配線上學習的時間,又可以保有線下課程走進校園上課的實體感。丁英哲說,好在自己工作時間能夠彈性安排,在規劃好學習計畫之後,就順利報名就學。

學習工作生活不衝突的獨創學習法

丁英哲並分享了「分天分段」的學習法:舉例來說,假設這學期選了三堂課,就會在星期一、三、五各別撥出2到3小時的時間,分別用於不同堂課程學習和準備報告,盡量不要占用太多工作與生活的時間,讓學習與工作和生活可以平衡地同時進行,互不干擾。

靠持續學習維持最好狀態

「投資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持續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就像Nike的廣告詞Just do it做了就對了!」期許自己隨時保持接受新知識的丁英哲就說,「我覺得學習其實是把自己歸零、並重新接受新事物的一個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出不同角度看事情,在工作上與生活中有些困惑已久的問題,也會在學習新知識後有不一樣的想法與解答。

在他認為,不間斷的學習是保持年輕與活力的秘訣,「除了課程學習之外,我還會嘗試學習新的運動項目,接下來還想學習打鼓、薩克斯風等樂器。」熱愛咖啡的他,還打算學習咖啡沖泡、烘豆等相關知識,說不定未來都可能成為他創造新事業的養份。

分享這篇文章

猜你適合
# 文化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 企業實務管理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 碩士學分班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生應所-黃淨芳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生應所-黃淨芳
【老闆CEO都選文大念碩士】潤泉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位於宜蘭的食品製造商潤泉國際企業,以銷售生產自然、健康、養生飲品為主,生應系碩士在職專班學生黃淨芳是公司負責人,選擇文大進修碩士,重回校園當學生,「我從沒有停止過學習!對我來說,學習是一件愉快幸福的事!」
 
身為潤泉國際負責人,黃淨芳表示自己的主要工作在於產品開發,由於公司商品主要銷售市場為東南亞、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外銷市場,對於市場必須有高度敏銳,才能滿足不同國家的客戶需求,也因如此,隨時保持自己的學習力與吸收最新資訊是她的日常功課。

在疫情爆發期間,外銷市場連帶受到波及,忽然停頓下來的時間,讓黃淨芳稍微靜下心來,想找一個繼續累積個人新知的方法,因而決定報考碩士在職專班,「在食品製造業,我有豐富的實作經驗,但對於學術上的專業理論相對缺乏,所以我決定重回學校進修,繼續學習,累積專業。」

學習新知,活化腦袋

選擇文大進修,主要原因上課地點位於台北市中心的絕佳地理位置,免去舟車勞頓,更少了偷懶的藉口。因為從事食品製造,所以選擇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除了有食品相關專業課程外,還有許多生活與美學課程,黃淨芳分享自己選修的一門課程「休閒生活研究」,讓她投入學習且受益良多,課程中討論人類生命各個階段的休閒生活,而且,因為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教授從休閒生活的角度介紹老化觀念,「讓我深刻反思,對老化有了新的想法,原來老也可以很活躍。這門課不僅讓我認知到社會未來的變化,也幫助自己提早規劃老年生活,思考如何有尊嚴、快樂地老去。」

歸零學習,定位自己

在創業多年之後,又重回校園,原本忐忑的心,直到坐在教室裡,整個心情都平靜了下來,兩年的進修日子,每一堂課幾乎都是第一個到校,「因為我想要享受重新當學生的樂趣,感受學校生活。」工作上面臨著忙碌繁瑣,很容易讓自己的靈魂被淘空,但走進教室彷彿有種魔力,替每個人都重新灌輸了力氣,「我讓自己脫離原有的軌道,重新歸零學習,也重新定位自己。」

黃淨芳的畢業論文主題是關於吞嚥困難族群的天然增稠劑研究,她表示在工作經驗中有了很多實際經驗,而回歸到學術層面,指導教授王惠珠所長會給予她更多不同的視野與建議,點出她可能忽略的層面,「讓我的這本論文,不只是一本畢業論文,而是真正可以應用在產品市場上的參考寶典,實際幫助吞嚥困難的族群,有多一項天然增稠劑的選擇。」

用學習來增添生活樂趣

「學習對我來說一直是件愉快的事,對於在職專班進修的學生來說,除了可以實際幫助工作上的需求之外,重回學校可以再一次享受當學生的樂趣,還可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來自不同的領域,可以分享生命學習歷程,在適當的壓力下學習到不同的新鮮事物。現在學校的作業幾乎都是電腦化,對於稍有年紀的學習者來說可能是一種負擔,但更可以藉此機會督促自己進步」。黃淨芳表示,當自己開始進修時,就會發現對電腦應用更得心應手,而且思考更縝密,頭腦也更靈活,最重要的是心態變年輕了!「也誠如『休閒生活研究』授課教授所言,學習是大腦與心靈最好的運動。」能夠給自己一個學習新目標,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分享這篇文章

猜你適合
# 文化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 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碩士學分班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生應所-朱岱英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生應所-朱岱英
【老闆CEO都選文大念碩士】ViewSonic 優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今年75歲的朱岱英,是優派ViewSonic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是文大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二年級學生,「我創業了48年,大部分做的是天使投資,在商場上披荊斬棘,這一次,我想嘗試做以前未曾做過的事情,我選擇投資自己!」
 
朱岱英27歲時開始創業主要投資項目是半寶石外銷業務,37歲時是ViewSonic的創業團隊之一,隨後又從事大陸房地產及預防醫學等各項商業投資工作,「我一直在各種不同產業歷練,這些創業經驗讓我深刻瞭解到商業運作與世界情勢的千變萬化,也讓我隨時保持靈活與思考,並且督促自己跟上各種最新穎的訊息。在109年疫情爆發之後,世界運作忽然停擺了,也讓我停下腳步思考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重回學校的樂齡新鮮人

「從一個創業者轉換成為學生角色,這種體驗對我而言是非常新鮮,加上自己的年齡較長,有些教授甚至都是我孩子的年紀,新的角色讓我挑戰了自己的學習心境。」朱岱英說,在學習過程中,雖然沒有企業的緊張氣氛,但都是體驗到對學習與追求知識的渴望。
 
為何選擇文大進修?朱岱英挑選的標準是師資與課程豐富度,「當我有回學校唸書的想法時,第一個進入我腦中的念頭就是:我不要再碰跟商業、行銷相關的內容了!」在學校助教推薦之下,選擇了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課程規劃與學習內容廣泛,包括了生活美學、婚姻家庭、生活保健等議題,「職場上的名或利,到我這個年紀來說都已經不重要了!反倒是生活的歷程,才是最需要認真經營的,生應系的課程內容恰好都與我想學習探討的符合,並且能讓我思考在事業成就背後,身為領導者能再給予員工什麼樣的生活幫助,把最基本的自在輕鬆融入工作環境氛圍中。」

企業經營與學習研究相結合

在文大進修期間,朱岱英表示,她思考著疫情對生活及工作的影響,特別是疫情爆發時,幾乎所有人不論在工作或生活上,更仰賴於科技應用使用,相對的,科技帶來的是便利,也是一種壓力。因此藉由兩者相結合來成為研究主題,碩士論文題目便訂為:「科技壓力、教師專業成長與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
 
壓力是正向成長的增強項目之一,透過正確的研究方法,可以讓研究成果對社會或企業有更好的貢獻,「我想透過自己經營企業多年的經驗,結合專業理論,找到科技壓力的平衡點,提供本身企業與社會不同的想法與價值。」在文大生應系碩士在職專班,師長給予的指導與知識都非常實用,朱岱英更對學校在疫情期間教育科技應用的極快應變速度和高度執行力相當肯定,「而這些遠距教學輔助與互動,讓從業界來的我感受到從未體驗過的學習氣氛。」

挑戰給自己學習的勇氣

「回到學校讀書,不僅是我個人圓夢,在不同的領域中學習如何優質生活、活在當下,更可貴的是結交了一群年齡差了一個世代的學習伙伴。同學們每個人充滿著生命力,對學習的態度與求知精神確實感染了我,在她們的鼓勵與協助之下,消弭了我的學習障礙。」電腦技能與學習記憶力肯定跟不上年輕人,但學習就是不斷挑戰過關,朱岱英告訴自己「絕對不能在還可以學習的時候放棄學習!」轉念之後,克服心中恐懼,給自己努力與堅持的勇氣。

所謂終身學習,就是讓人生每個階段的學習都是ㄧ篇美麗的樂章,而啟動下一個篇章的關鍵就是我們自己。「學習」是一個可以不斷可以成長與進步的過程,不僅只限於獲得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開拓視野、提高思考能力,培養創造力與創新的精神。朱岱英說,「人生就是要不斷的挑戰與嘗試,完成這些經歷與累積,是自我生命信仰的使用。攻讀碩士,不單只是個人追求,更希望自己的研究還能夠對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分享這篇文章

猜你適合
# 文化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 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碩士學分班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國企所-高子欽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國企所-高子欽
【老闆CEO都選文大念碩士】元圻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常聽有人說,念碩士在職專班就是在砸錢,但對我來說,我選擇文大國企所碩士在職專班,根本就超賺!」本身是化學背景的高子欽,從事外商藥廠工作十餘年,隨後自行創業,對於藥品、生技食品、藥局營運等有相當的工作經驗,目前獨資經營生技食品與保健品經銷商代理商,並與碩專班同學合資開設公司。

能夠在外商工作,肯定有個幾把刷子!高子欽表示,自己很多產業經營與工作模式、工作流程SOP、Knowhow,的確都是從工作中磨練與學習到的,但離大學畢業幾十年了,心裡一直想著有機會還要再回學校讀書,「在一個因緣際會下遇到學姐,她強烈推薦我來文大唸書,當時,我常想自己從大學畢業就在外商工作,長久下來會發現知識來源不夠寬廣,所累積的商業理論都是很片面的,因此想藉由重回學校唸書,可以把自己工作上面臨的經營問題、工作理論跟專業學術理論驗證。」

學校學習比想像的更多

高子欽分享,在文化大學念碩士在職專班的好處,碩專班學生在自己的系所修畢課程之後,還可以修習別的系所課程,是一種跨領域學習、吃到飽的學習概念。「我自己先從學分班開始進修,接著考上107學年碩專班,指導教授告訴我們只要在碩士論文沒上傳之前,學校系所的課程都可以選修,所以我除了國企所課程之外,也修習了行銷所的課程。」透過跨系所的課程選修,可以認識到不同領域的同學,在國企所同學可能都是經營管理者居多,在行銷所的同學都是資深行銷人,互動交流下可以產生很多不同的火花。

碩專班學習期間,除了結交到產業界各領域的學習伙伴之外,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專業知識理論驗證,對公司的經營者來說,人脈就是錢脈,同學間的互動中可以發現商機,「很多人說讀書很花錢,但我就因為重回學校讀書,認識了各行各業的同學,在多方交流機會下與同學合資開設公司,成功解決了我原本公司面臨的問題。」

研究生的校外教學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國企所碩專班很重視企業參訪,高子欽一直記得教授曾告訴過學生,企業參訪不是只是去聽企業行號的發展簡報或公司介紹,而是要去觀察對方公司的工作流程SOP,然後再反思自己的公司有哪些可以轉換應用,聽取別人的經驗來找尋自身公司問題的解決方式或經營盲點。

高子欽同學因工作業務關係,在學期間主動與系所合辦了幾場企業參訪活動,帶著同學、學弟妹參觀配合的生技上游廠商、藥業物流等,可以清楚的瞭解物業分流、原物料採收等作業模式流程。

學習不因畢業而停止

對於在職場工作多年的社會人士來說,想要快速吸取別人的經驗,有兩種捷徑:一個是買書來看,另一個就是回學校讀書。高子欽表示,畢業不代表學習結束,透過不斷學習可以讓自己更OPEN MIND。特別是自己在文大就學期間,跨系所、跨學級的社團、多次企業參訪等活動交流之下,不但可以結交更多層面的朋友,師長伙伴間的教學相長更是讓自己進步許多。

高子欽也分享課堂上的小趣事:當時楊台寧所長還沒退休時,在學分班課堂上向學生推薦一本國外教授新出的書,結果一個禮拜時間就看完了,所長已經是70歲的老人家了,老人家唸書都這麼勤快了,當學生的我們能不認真唸書嗎?!

分享這篇文章

猜你適合
# 文化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 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碩士學分班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全球所-王修明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全球所-王修明
【老闆CEO都選文大念碩士】原作企劃有限公司負責人

跳離舒適圈這件事情,不管在哪個年代或哪種環境都適用!從事廣告創意設計的王修明,年輕時因為家境問題沒辦法好好讀書,退伍後隻身到台北打拼,遊走在各大廣告公司,起心動念想脫離舒適圈,遞了辭呈,開始自己接案,接著成立了公司;再度起心動念重回學校讀書,選擇文化大學全球品牌行銷碩士在職專班的進修。

「小時候家境不太好,高中畢業之後就想拼了命賺錢,沒有念大學一直是心中的一大遺憾,加上工作資歷越深,會常感覺到知識上的不足。在得知文化大學碩士在職專班,可以以資深工作經歷的方案入學,鼓起勇氣報名,在與所長面試之後順利就學。」從原本受顧於廣告公司的舒適圈跳脫出來,開始個人接案,緊接著開設設計公司,再從游刃有餘的生活舒適圈跳脫出來,選擇重返學校讀書,脫離原本的框架,是需要勇氣跟挑戰。當下的選擇可能是衝動,但隨之而來的現實與壓力,卻讓自己不得不真實面對,開設公司是這樣的,重回學校也是這樣的,雖然辛苦,但壓力背後的成就感卻是最甜美的果實。

選擇文大,迎接高手挑戰

會選擇文大進修,王修明表示除了在台北市區內上課交通方便之外,課程多元豐富,師資一字排開真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重要的是可以就讀與自己工作性質契合的科系,全球品牌行銷!其實一開始上課我有點緊張,後來透過教授們的熱心指導,覺得真是來對地方了,大部分課程我都聽得津津有味,開了眼界,收穫良多。」

因為本身工作性質的關係,全球品牌行銷的課程對王修明來說,有非常多實質的幫助,行銷觀念,市場策略分析,新產品的研發,創意發想,消費者洞察等,都學習之後,讓思維有了不同的層次。「當開始進修讀書後,面對客戶或解決問題時,感覺也變得更有自信,當然最重要的是在自己努力堅持下,順利畢業,拿到碩士文憑。」

學習是為了未來做準備

很多人會質疑,都已經工作這麼多年,自己也當了老闆、開了公司,為什麼還要回學校讀書、拿學位,王修明說:「對我而言,拿學位的確也是我的動力與目標,但大家求學的目的不盡相同,我覺得不論求的是什麼,大部分人都是在為未來做準備,只要願意付出跟努力,都是值得為自己鼓掌!」

學習沒有終點的,職場的競爭是激烈不在話下,能夠有機會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總是很好,「以我自己為例,就會有點怎麼不早一點來讀書的感覺。」雖然邊工作邊讀書真的很忙、很累,但回首看自己讀書的這兩年,還是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決定,也很感謝自己堅持了下來。「讀書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自己」,這句話很老生常談,但在職場多年打滾多年後,能夠再一次為了自己而讀書,是一件很正確的事!

分享這篇文章

猜你適合
# 文化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 全球品牌與行銷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碩士學分班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青兒福所-何明晃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青兒福所-何明晃
少年法官跨出象牙塔,探索法律與人生新高度!

我任職於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專司少年事件之調查、審理,明年,我擔法官一職即將滿30年。日前,受校方邀約,回顧碩士在職專班(以下簡稱碩專班)求學經歷與對工作的影響。由於這段經歷對我來說,稱得上是人生重要的轉捩,因此,即便工作再忙,我也非常樂意跟大家分享。

跨出法律與人生的象牙塔

與文化大學結緣,起因於20多年前的一件事~~當年,我看不懂少年調查官在調查報告上面所記載「比馬龍效應」一詞,究竟是什麼涵意?一路探索、解惑過程中,接觸到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分班(高雄)課程,而學分班所學到的內容,竟然讓一個自以為已經擁有法律高級專業知識者十分汗顏,覺察到自己所學,原來如此地有限。後來,受到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現改為社會福利研究所)郭靜晃所長的鼓勵,報考碩專班並順利錄取,從此便一路跨出法律與人生的象牙塔,更進而踏上取得博士學位的奇幻歷程。

搭飛機通勤讀書

回想起當年進修的日子,其實並不輕鬆,曾歷經天未明,就得在寒風中搭計程車到小港機楊,趕06:55華信班機北上修課的日子(因為當年還沒有高鐵),卻也因此而見識、體會到知識的浩瀚,更為日後擁有豐沛專業助人知識奠下札實的基礎。進入碩專班進修,除了課程內容能夠充實自我之外,我覺得辛苦的完成那一篇碩士論文,才是永遠無可取代的重要學習歷程,唯有親自走過,才能真正體會到那份甘甜滋味。

衷心推薦文大碩專

20幾年前,各大學碩專班尚在萌芽階段,但文化大學推廣教育團隊早已嗅到此一需求,開設各種班別,提供學員們多樣的進修選擇,當年的我,就是在遍尋各種資訊後,找到我最需要的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如今,文大碩班專依然屹立不搖,甚至領先於各學術界,這都要歸功於推廣教育團隊持續不懈的努力,如果你(妳)想走出一條與眾不同、充實的人生道路,衷心推薦文大碩專!

分享這篇文章

猜你適合
# 文化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 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
# 碩士學分班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生應所-呂慧芳

追求更好的自己!碩專班校友分享,生應所-呂慧芳
碩士學位到手,再拼博班!

「我覺得我的人生是倒著走的!」呂慧芳說,小時候沒開竅,求學路上沒有特殊表現但也平淡過了,高中畢業,不知道哪來的力量,獨自申請了日本留學,完成日本短大與短暫工作之後回台,進入職場,忽然間成為同事間口中那位「工作能力很好的人」,創業、結婚、生子,年過50,靈光一現在家中喊著「我要去念碩士班」,順利考取文大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之後又申請了臺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目前是博士候選人,「我是好運的人嗎?不是,我覺得我是幸運的人!」

學習領域自由度廣泛

「我喜歡文大生應系碩專班跨越學科領域的自由度,舉凡食衣住行都是學習主題,在還不確定自己研究方向之前,可以在這邊再度探索自己,找到自己想學習的方向。」選擇文大念碩士在職專班,呂慧芳笑著說,其實是因為自己住在學校附近,也不知道哪來的想法,就興起了報考念頭,結果沒想到考上後才發現碩專班主要上課校區不在離家近的大夏館,而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大新館,但已經下定決心唸書的她,依然義無反顧的前往學習,因為她覺得不管任何理由,給自己機會很重要,在學習中可以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也找出了讀書的樂趣。

因為生應系碩專班的課程內容很廣泛,在各領域涉獵之後,讓她聯想起曾在日本留學,並且對日本飲食政策很有興趣,索性就把碩士論文以日本飲食政策為研究主題,在指導教授的帶領下,順利完成論文畢業。

面對認真唸書的自己

呂慧芳剖析著自己,外表看似氣勢非凡,但其實內心很怕別人發現她的不足,研究所2年學習下來,真的學習到想要學習的內容,找到研究的方向,自信也開始累積,「我覺得文化是讓我自己堆疊累積的地方,所以我很努力而且很用功唸書。」雖然已經不是年輕人,但因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更能面對自己到底為何而讀。

碩士不夠,再拼博班

沒想到唸書唸出興趣了,呂慧芳在文大碩專班論文最後階段同步進行之時,申請了臺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繼續朝日本飲食政策的研究方向前進,她回想起當時博士班面試情境,一直被主考官質疑她懂得不夠多、很多地方學習不夠,原以為自己肯定落榜,沒想到竟然吊車尾考上!

「看到榜單的當下,我真的落淚了!」呂慧芳說,她很慶幸給自己一個重新讀書的機會,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與幫助我學習的良師,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跟方向。「我在54歲考博士班,55歲入學,目前是博士候選人,我想再一次創造自己的價值!」

分享這篇文章

猜你適合
# 文化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 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碩士學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