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外語 | 與其說「正確」的日文,不如「快樂」的說日文

在學習日文的課程中,很多台灣學生都是著重在文法、閱讀的培養,而比較少開口說,明明學了好幾年的日文了,可能日文檢定的N3、N2都合格了,一但要開口說時,卻又結結巴巴。其實,這多半是因為「用中文對話」和「用日文對話」的「心情」(しんじょう)不同而造成的。

文 / 小田早苗 老師

「用中文對話」時,因為是自己的母語,可以很輕鬆的對答。而「用日文對話」時,常常會懷疑文法的用法是否正確、這句話會不會不禮貌、單字發音對不對、老師聽得懂我想表達的嗎….等等太多的「想太多」,最後往往變成只是在拼湊句子,而不是對話、溝通(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了。

以最常用的自我介紹為例,提供幾個會話練習技巧。
1.禮貌型的「です」、「ます」不要忘記。


2.從對方的話語中尋找共通點,並且以此擴大雙方的話題。


3.學習附和對方的話。(相槌を打つ)(あいづちをうつ)
例如增加對方的自信心的「さすが○○さんです」(真不愧是OO先生/小姐)、贊同對方的話的「その通りですね」(そのどおりですね)(如您所說的)、認同對方的實力、給予對方滿足感的「すごいですね」(您真厲害)…等等。


4.即使聽不懂,也不要裝懂,適時提出疑問。
很多學生在日本人發話結束後,可能因為中間有些聽不太懂對方在說什麼,又不好意思直接說出口請對方再解釋一次,就只好對著對方傻笑,這種學生非常多,但其實往往日本人也不了解對方在笑什麼,會感覺是自己說的話被嘲笑了,進而造成誤會、觀感不佳等狀況。所以真的聽不懂時,就不要害羞,適時提出疑問吧。


5.雖然不懂可以提出疑問,但也不要對對方的私事過份追究喔!

語言說穿了其實只是溝通的方法之一,小田老師22年前從日本剛來台灣時,也是在一句中文都不會說的情況下,慢慢學習、不怕丟臉的找人練習,所以現在上老師的會話課程,即使學生的程度還不高,老師也會盡可能使用90%的日語來授課,以「站在日本人的立場,我是否能聽懂你在說什麼」及「剛剛這些問題,中文的場合會怎麼回答,那要怎麼試著用你會的日文表達出來?」來和學生一起思考(かんがえ)、發想(はっそ)、討論(とうろん)。不是因為我是日本人所以我可以教你日文,而是透過學生說出的話,怎麼修正、學習怎樣的技巧後,讓日本人可以理解,然後,這些技巧就會讓學生牢牢記住了。與其在會話時追究文法的正確性,不如快樂地和老師一起用日文聊天、說出你想表達的事情吧!


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