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有道篇 | 少少錢的大大投資法ETF-淡定台股新選擇

投資-小錢投資示意圖

投資 : 今年開春以來,台股雖然延續去(2019)年凌厲的漲勢,始終在萬點之上高檔整理,但是面對中美貿易戰協商進度走走停停,加上美國今年年底的總統大選、以及英國脫歐的歹戲拖棚,造成全球股匯市因為這幾個重大的不確定性,頂多也只能碎步前進,想要如前兩年一樣,享受搭上股價飆漲樂觀情緒的投資人,可能要收斂一下了。這一來,讓原本寄望可以從資本市場加減賺一點生活費的小資男女,突然間,希望落空了!然而面對著許多物價都調漲,但是自己的薪資卻始終紋風不動,甚至進入「凍薪時代」的此際,有沒有什麼「少少的錢」卻可以「大大的投資」,進而產生令人心滿意足的佈局呢?

文/梁亦鴻老師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買進一支股票之後,就期待它明天早上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一件事!」因為巴菲特認為,參與股市是投資而非投機;特別是一般的上班族投資人,沒有辦法天天盯盤,所以最好的投資策略,是要選對一檔好標的,讓你能夠「安心」地持有它,「放心」地等著它慢慢長大,「開心」地等著它回報給你不錯的報酬率。而去哪裡找尋這樣的標的呢?ETF,就是具有這樣特色的標的。

認識ETF基金

什麼是ETF呢?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料顯示,ETF英文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s,中文稱為「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就是將指數予以證券化,讓投資人可以藉由持有ETF,來參與指數漲跌而衍生的損益。

何謂將指數證券化?

我們知道,指數是用來衡量市場漲跌趨勢的重要指標。因此,將指數證券化,就是讓投資人不需要以傳統的方式,直接買進一家或許多家公司的股票,而是透過持有表彰指數標的股票權益的受益憑證,來間接投資,這就是ETF的由來

ETF的特色

ETF還有一個特色,就是ETF雖然是基金的一種,但是,它卻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簡而言之,ETF是一種提供投資人參與指數表現的基金,該基金以持有與指數相同之股票為主,分割成眾多單價較低之投資單位,發行受益憑證。而投資人可以透由投資ETF去追蹤指數的表現,獲得與指數變動損益相當之報酬率。

投資 ETF的時機

每年七月起開始的第三季,台股就進入了密集的除權息階段;有很多投資人會熱衷參與投資所謂高股息殖利率概念股。但是有時候眾所矚目的高股息殖利率概念股,不但沒有逐步填權(息),反而因為國際股市的干擾,而呈現嚴重的貼權(息)狀態。難道高股息殖利率概念,就不值得期待了嗎?其實投資人並不需要這麼悲觀,因為每年第四季的十到十一月,是ETF(股票指數型基金)的配息季節,倒是值得投資人趁著當大盤回檔之際,提早進場佈局。 

ETF的配息來源

一般說來,ETF的配息來源可以分成四部分:

  • 首先是ETF各指數成分股每年配發的現金股利。
  • 其次是資產管理公司將ETF成分股出借的收益。
  • 第三是資產管理公司,因為持續追蹤指數的成分股。
    ※在交易過程中,所累積下來的買賣價差利潤(就是資本利得),也成為可以配給ETF持有者的來源之一。
  • 最後則是資產管理公司在管理基金現金部位的利息收入。

但是大部份ETF最主要的配息來源,仍然為第一項,也就是投資所得的現金股利;因為要獲得其他三項配息,是有但書的。有些ETF在發行時標明,如果打算增發該檔ETF的出借收益、資本利得、以及利息收入等項目的話,那麼ETF每個受益權證單位的淨值,需要高於原發行價格;而且每個受益權證單位淨值,扣除掉當年度配發之收益後,仍不得低於原發行之價格。因此,ETF所持有成分股當年度配發的現金股利,就是ETF最主要的配息來源。

投資 ETF的風險評估

而台灣目前市場上的ETF多半都有配息機制,因此,小額投資人可以透過ETF,特別是股息型的ETF,來參與台股中市值大、年度營收績優、獲利穩定、且配息率高的公司之現金股利分配。

最後要提醒投資人的是,投資ETF並不一定保證能夠獲利。但是因為國內主要的ETF,都是以各產業類別中大型權值股為主要的成分股,而這些大型的權值股通常較能夠隨漲抗跌;也就是即便類股輪動快速,較不會錯過輪漲行情。

再加上台灣股市中的大型權值股,每年會配發不錯的現金股利,投資人可藉由持有ETF來參與此一配息優勢。因為ETF有這些特色,可以讓經驗值較少的投資人,避免因為挑錯股票,而有重大的虧損出現,相對風險也較低。(資料來源:3天搞懂ETF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