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溝通 即興力 : 職場上資深的同事總是把自己的工作丟給還是菜鳥的我說:「你比較年輕、電腦比較厲害,你做一下很快就好了!」在工作上我比較菜、在年齡上他是長輩,遇到這種狀況,我該怎麼做,才可以將職場關係的傷害降到最低呢?
文 / 即興力教練、臨床心理師 王家齊
面對這樣的狀況,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這個資深的同事「和我是什麼關係?」
很多時候,會因為對方是前輩,我們是後輩,前輩的要求後背就照單全收。其實,我們應該做的是「拆解」,弄懂這個前輩與後輩的關係。
做所有的溝通方法、話術、策略之前,都需要先弄懂你們的關係。
也許你會問,不就是職場前後輩的關係嗎?
但想像一下,前後輩該是怎麼樣的關係呢?
更重要的是,「誰告訴你」關係應該這樣?
所以,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或許要先想清楚—
你們是什麼關係?
看懂關係,就沒關係
- 你們是利益關係嗎?
- 你們的關係會影響到彼此的利益嗎?
- 你們是權力關係嗎?
- 你如果不聽前輩的,可以混下去嗎?
- 你們是同事情誼嗎?
- 辦公室就像一家人是口號還是體驗?
(不過,通常真的像一家人的職場,很少需要高呼我們是一家人。就像鼎泰豐不需要一直說我們是排隊名店,你去就是要排隊)。
如此一來,你才有辦法決定該怎麼辦。
關係決定他是誰?你是誰?
如果你們是利益關係:
你清楚知道共好對你有利,那就要往最大利益前進。你幫忙Key資料,是因為你知道這個前輩會有回報。
如果你們是權力關係:
你就要摸清楚不聽會有的懲罰是什麼,這個懲罰是否可以承受?「在辦公室混不下去」不只是情緒恐嚇,要有具體的定義。
如果你們有同事情誼:
你知道這個忙可以幫,那你也同時覺察你們看待彼此的情誼是否一樣重,讓你決定可不可以幫,要幫多少。
先看懂你們的關係,才有辦法決定回應的話術。
說到這裡,可以解決七成的問題,因為其實很多人遇到前輩問題並不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而是誤以為只能有一種選擇(記得那個問題:「誰告訴你」關係應該這樣?)。
有些關係不在腦裡,在心裡
剩下的三成就比較麻煩。
因為很多人知道要怎麼做以後,實際說出口卻是另外一回事,更可怕的是—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走回了老路子。
這是因為我們的潛意識在搞鬼,即使我們的理智思考已經知道這麼做最好,有時候就會「忽然感覺到不敢 / 不想 / 不應該這樣做。」
聽起來很熟悉嗎?
如果是的話,你需要理智與身體的整合工作,這在一般的溝通技巧課是無法涵蓋的,因為這與當下回應的即興力有關,你必須透過對的訓練,讓心口一致,讓你當下創造話術,而不是讓話術控制你。
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