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涯案例〕職涯諮詢常聽到當事人的陳述是-「我想換工作,但有些猶豫」! 29歲的工程師,在工作5年後,開始思考這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要這樣繼續做下去嗎?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32歲的行政人員認為工作上似乎沒有發展性,想要換一份薪資較高、有發展性的工作。36歲的金融業者,猶豫要不要跳槽?44歲的業務主管對於工作出現倦怠感,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不確定是否適合冒險?
文/ 邱惠瑄 諮商心理師 & 職涯諮詢師 職涯管理與發展實務(CMDP)總培訓師&課程總監 透過職涯諮詢師的視角,從實務案例經驗中,對職場生涯的觀察與反思
轉職三思
一般人的職場生涯約莫有30-40年的光景,轉職肯定是大家都曾出現過的念頭,是一個很常見的職涯議題。當轉職的念頭浮現時,可以依循「分析原因」、「解決問題」、以及「轉職準備」三個思考方向,幫助自己進一步地釐清與判斷。

1思 分析原因
<自我提問>
- 為什麼想要轉職?發生了甚麼事,讓我起心動念?
- 引發轉職想法的事件背後所隱含的是需求的議題,還是能力的議題?
不要急著決定下一步要往哪裡走,先停駐在此時此刻想一下,是甚麼事引發了這個想法?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和主管相處不愉快;有些是因為工作做不好而有挫折感;有些是工作條件或內容不符合期待;有些是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消失了…,促發每個人轉職的情境可能不同,先想想發生了甚麼事。 接下來分析隱含在這個事件背後的是甚麼?是因為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還是對於人際關係有所期待?是工作表現不佳,還是工作表現沒有達到自我期待?對於工作條件和內容不甚滿意?想要更多學習與發展?想要嘗試不同類型的工作?因此,可以簡單的區分轉職背後是需求,還是能力的議題。

2思 解決問題
<自我提問>
- 期待轉職後有甚麼不同?轉職真的可以解決現階段的職涯議題嗎?
- 什麼才是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
- 想要換公司?小轉換?大轉換?
通常需求議題對應的解決方式是找到可以滿足此需求的方法,而能力的議題對應的是如何提升能力。轉職背後的因素或需求,有時候並不一定是藉由「轉職」就可以解決的,例如與職場上不同的對象互動皆出現人際溝通困擾的人,可能轉到不同的工作,這個議題還是會如影隨形,所以「如何提升個人的溝通互動能力」可能才是問題的正解;若此困擾是針對特定的人或情境才出現的,例如與某特定主管才會出現溝通互動的困擾,與其他人互動並無困擾,此時,留下來處理特定人際溝通議題,抑或轉換到新的環境都是選項。 如果是確定要轉職,是職務不變僅轉換公司?轉換跑道,但與原工作相關?還是徹徹底底地轉換與原領域很不相同的跑道?

3思 轉職準備
<自我提問>
- 是否確定好新方向?
- 準備好了沒?
當確定轉職是解決現階段職涯議題的最好方案時,建議做好一些準備:
- 試著再確認一下自己想要的工作樣貌、評估自己能力上的優劣勢,以設定好新目標
- 到人力銀行瀏覽目前的職缺與條件,找到與自己匹配的機會
- 準備一份可以充分呈現自己能力與特質的履歷
- 模擬面試可能的情境
- 轉職後想要有甚麼不同?請為新的轉換設定學習目標
- 地球是圓的,與原工作好好說再見!

「轉職」,對於職場人而言應該是藉由一個轉換的機會讓自己再升級或是變得不同,「轉職三思」提供給正面臨瓶頸或困境的人一個思維路徑,避免落入從一個困境再跳入另一個煉獄的無盡循環!
*為保護隱私,文章中案例皆經過杜撰與改述。
●7題快速測出你的職涯方向與生活目標
職涯心測
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