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語學習,女力強強滾,女性學員破7成。
31到40歲女性最積極 日英韓,最愛語類前三大!
再兩周就是母親節了,消費市場鋪天蓋地提供各種禮物選項。但很多女性最渴望的禮物是讓生活能重新啟動,儘管是個挑戰也開心接受,並選擇了「再學習」當做啟動的契機。
郭家甄家住南投仁愛鄉山上,是一個女兒加一對雙胞胎兒子的三寶媽。家裡餐飲店生意好,但每周三晚上必定排除萬難,打開電腦上遠距日語課。小三的女兒不時會湊過來看螢幕上媽媽的老師跟同學。
會想學日文,是因為店裡不時會有日籍客人,家裡長輩日文溜,她卻始終卡卡。多年前一度發憤自學五十音,但孩子太小又要顧生意,實在難專心,直到小孩大一點,妹妹先報名了遠距法文課,鼓勵姐姐何不也試試遠距上日語,她決定挑戰一下,為一成不變的日子開個路。
「剛開始很緊張啊,但老師的教法很活潑很生活化,我才知道一切並沒想像中可怕,有一種回到高中,活力重新回來的感覺。」郭家甄說,她完全了解全職媽媽每天從小孩眼睛睜開到把他們哄睡,氣力用盡、什麼都不想動的心情。
學習,是太重要的滋潤!至今已持續上了半年文大推廣部國際語文中心的遠距日文課,再遇到日籍客人或看到日本新聞時,她會想透過跟客人的互動或新聞內容多學習。郭家甄說,這種跟外部的重新連結,是遠在偏鄉的她既珍惜又慶幸、而且「從沒想過的感受」。
跟郭家甄一樣,許多女性在家務、育兒或工作之外,渴望新增一個好久不見的資料夾,讓生活節奏動起來。回到教室當學生,是常見的選項,而「外語」更是深具親和力的主題,實用性強,國際移動、理解異國文化全靠它。
不論旅遊、留學、移民、職涯更上層樓,「外語」都很容易被學習者聯想到。資深外語學習機構更發現,學習者中,女性的熱忱始終高於男性,近三年來,英日韓歐語等外語,女性學員佔比都超過七成。
.jpg?resize=720%2C540&ssl=1)
女性學員佔比破7成,日、英、韓最紅
已進入第31年的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國際語文中心(ILI),最近就分析了109學年度迄今的三年數據。以學員總數來看,每年女性的佔比約在72%~74%之間,是男性的2.8倍,女力的展現確實驚人。
除了女遠多於男,各類外語課程的女性學員中,人數最多的世代都是31到40歲,這群「輕熟女」三年都佔了女性總學員數的3至4成。其次是41到50歲女性,約26%~30%;51到60歲,開始進入橘世代的女性約12%~18%。
至於女性最愛學習的外語類型,近三年學員數最多的是日語,第二名是英語,兩者約差10個百分點,日系文化對台灣女性的吸引力可見一斑。第三名以後依序是韓語、歐語及東南亞語。其中韓語由於跟影劇和流行文化緊密連結, 20到30歲年輕女性學員佔比明顯高於其他語系。


家人助攻,樂齡媽媽一對一圓夢
會加入外語學習,許多女性的動機跟郭家甄很像,除了工作需求或喜愛異國文化,也常是受到家人鼓勵,樂齡族尤多。已有六個孫子的王語嫣就是一例,在女兒激勵下決定重回教室學英文,「我跟女兒說,我要一對一,既然要學,就要刺激一點!」女兒一聽大為驚喜,火速替65歲的媽媽報名文大推廣國際語文中心的英語個別指導課,第一次上課短暫陪了一下,看一切順利就安心放飛。
「其實我緊張得要命,老師就說只有我跟妳,有什麼好緊張的?講錯很合理,不用擔心啊!」王語嫣說,她一直是全職媽媽,很羨慕英語流利的人,偷偷嚮往一對一學英文好久了,這次女兒臨門一腳讓她下了決心,自己都覺得敢來上課「很不可思議」。
偶而,她也會把課本拿給孫子看,跨世代交流一下;看影集聽到熟悉的字詞格外有感,生活從此多了新挑戰,是很棒的改變。五月母親月,不論孩子為媽媽、媽媽替自己,找到一份能為生活帶來新能量、新補給的禮物,就算是挑戰也欣喜接住,慶祝母親節的意涵將更加與眾不同。
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