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演說 – 如何自信分享個人評論?|Paul Sharpe老師

英文演說-Paul-Sharpe老師個人照

英文演說 ,簡單學英文 : 來自英國籍,南非籍的Paul Sharpe老師,昔日是國際演講協會區總監及會長,也是2019國際演講會演講講評冠軍得主, 來台灣超過20年,已能說流利的中文,英文演講更是他的教學強項,目前在文大推廣國際語言中心開設多堂英文溝通課程,希望帶領學員針對未來學習趨勢「翻轉教室–學生為主的培訓」及「走出教室後能有自信的用外語溝通」, 並以培養對公眾說話的外語能力及快速吸收外國資訊能力為教學目標。

 

以英文為母語的Paul老師,生長環境在自由開放的國外,課堂上的氣氛是鼓勵每個學生發表言論的,但等他到台灣教書才發現,台灣學生很怕在課堂中發言,只要老師一問有沒有問題,10個有9個學生頭一定馬上低下來,若是強勢一點指名哪位同學發表言論,不是只回答沒有意見,就是會出現淚眼汪汪的求饒狀態,讓Paul老師相當驚訝,覺得為何從小就學英文的台灣學生,怎麼會這麼害怕使用英文說話,也讓他覺得一定要藉由課堂發酵,讓喜愛英文的台灣學生可以勇敢說出來,流暢又成熟的表達自己。

英文演說 – 生活議題即是談話話題

Paul老師表示,目前教授的英文溝通課程,學生的英文程度都有一定水準,他的教學方式是沒有課本輔助,而是以生活議題、新聞時勢、全球趨勢等當成課堂討論,每個禮拜會先公告下兩週的討論議題,讓學生可以先蒐集資料再來課堂進行對話,Paul老師認為,除了基礎英文班的學生需要大量倚賴課本之外,有一定程度的英文學生應該要擺脫課本框架,將自己想說的內容表達出來,老師則從中指導哪句文法該如何使用、這時可以用哪些單字代替、或是提供更好的說法等等,這也就是翻轉教室的一個重要精神,把學習主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來主導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

Paul老師說,語言不是課本教材,語言應該是生活化的,不論是從生活主題或新聞內容,從對話中去修正語言使用的正確與否,這才是真正學語言的方式,他遇到過太多學生因為「顧及形象」而不敢發言,總覺得很可惜,在他的課堂中,大量鼓勵學生說,只有說出口才能學得好。

給予自信,懂得運用想法

在英文討論系列課程中,Paul老師表示很多學生都怕說錯,但他認為英文講對很重要,但要別人聽得懂更重要,許多台灣學生對於事情常流不知如何表達,這樣很容易侷限與外國人對話的機會,想要跟老外聊天不是只有今天過得好不好、食物好不好吃、哪裡好玩這些話題,時事的討論、分析才能讓彼此的對話更深入,也才能真正與外國人成為談話的好朋友。

Paul老師認為,台灣學生不是怕說就是怕錯,並非真的沒想法,Paul老師以自身為例,想把中文學好只能一直不斷用中文對話,剛開始一定會錯、一定說得不流利,但因為是外國人,別人也很能體諒,相同的,英文不是台灣人的母語,說錯也不會被笑,多講幾次從中修正很容易抓到訣竅。

如何突破說出口?

希望能突破說出口,可以先從自信開始培養,有了自信之後,就要增加單字字彙量,並且讓對話內容變得更有意思,再加上運用肢體語言、語氣高低、說話邏輯、條理架構等,真正溝通的英文文法句型其實很容易掌握,很多時候不開口並不是不會,而只是不知道怎麼使用罷了。

目前Paul老師開設一系列關於英文溝通演講簡報等課程,都是希望以學生為主導學習目標,在課堂上先聽學生說再進行指導的方式進行,並有個人指導班別,特別針對醫師、律師等需要發表論文者的簡報指導,希望藉由以溝通為主的英文課程帶給有心想把英文學好的台灣學生一個正確且有效的學習方式。